阅读新闻

江门日报:江门收藏界缺少大腕

[日期:2009-09-04] 来源:江门日报  作者: [字体: ]

江门与周边城市在文物收藏上的差距,让陈志光感慨良多——
江门收藏界缺少大腕

2009-9-4 9:58:25  江门日报

陈志光认为,江门收藏界缺少大家。

  “江门为啥没有高档私人博物馆?”这是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梁戊年、黎展华近日在顺德向江门市文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注册职业艺术品鉴定师陈志光提出的一个问题。

  近日,陈志光应邀参加了珠海、顺德两家私人博物馆的成立仪式。江门与周边城市在文物收藏上的差距,让他感慨良多。

  江门收藏行业落后于周边城市

  8月27日,陈志光前往珠海参加全国职业艺术品鉴定师学友联谊,同时参加粤港澳收藏家协会挂牌仪式,以及圣荣博物馆成立仪式。圣荣博物馆是私人博物馆,建筑特色中西合璧,有近千件藏品,其中,民国及晚清时期的陶瓷较有特色。8月29日,陈志光又前往顺德容桂镇参加潘源博物馆成立仪式。该博物馆同样是私人博物馆,中式装修。博物馆内的藏品种类齐全,有字画、玉器、家具、陶瓷等约2000件,琳琅满目。

  到周边城市转了一圈,陈志光明显地感觉到,江门的收藏行业近年来没什么进步,而周边城市的收藏行业却发展迅速,江门也就相对落后了,而且有了很大的差距。

  众所周知,江门的旧货市场开办得比较早,民间好古董也比较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知名度,产生了一大批收藏行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文物市场开放了,江门周边城市的收藏行业迅猛发展,近年来,广州、深圳等地,古玩交易十分活跃,交易大楼也十分气派,民间收藏规模大,精品多,而江门还在原地踏步,声势不够人家浩荡。

  江门缺少大收藏家

  在顺德容桂镇,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梁戊年、黎展华看到陈志光,就关切地询问他:“江门为啥没有高档私人博物馆?”

  这个问题让陈志光有些惭愧。陈志光认为,江门之所以没有高档的私人博物馆,是因为民间收藏的土壤还不够深厚,缺少真正的大收藏家。

  陈志光说,在江门,从事古董交易的行家有不少,光市区就数以千计,但行家和收藏家是两个不同概念。行家为了生活做古董交易生意,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销售,还没有好好研究,就把藏品卖掉了,在他手上藏不住好东西。江门的很多好东西,就这样流到别的城市去了。收藏家不同,他是真正地热爱收藏,在收藏中不断学习、交流和研究,他们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收藏到更多的精品。

  陈志光坦承,江门也有一些人因为爱好而收藏,但只能称为小收藏家,算不上大收藏家。

  希望更多人参与收藏

  在江门,对收藏感兴趣的企业家还是有的,如甘兴贤、徐澄川等,但人数不多。20世纪90年代,徐澄川曾打算在外海茶庵寺附近搞一个私人博物馆,市文化局也批了,但由于财力不够,最终没有实现。一些江门收藏界的资深人士多年前就计划将各自的高档藏品结集出版,但由于财力等原因,该书现在也没有出版。

  陈志光说,在江门,如果有更多的公务员和企业家参与到收藏的行列,江门的收藏行业才会真正兴旺起来,特别是企业家,如果能充分认识到文物的价值,不断研究和收藏,就能使藏品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更新。

  产生大收藏家需要培养民间收藏的土壤。江门市文物研究会有关负责人设想,由该研究会的专家定期为市民进行现场义务鉴宝,使更多的市民热爱收藏。

  “希望江门的收藏人士不要互相猜疑,互相拆台,不要一心为了经济而收藏,同时也要以研究和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陈志光说。(文/图 本报记者 吕胜根)


《江门日报》2009-9-4日 A11版 【 收藏鉴赏 】版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我的小人书情结(原创)
下一篇:退休干部收藏酒瓶1600个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