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09年7月下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中国所发行的加厚金银纪念币中仅寥寥数个品种,其中应当首推“儿童年•浇花”金银纪念币。这套金银币中的加厚币,可以说开了中国金银纪念币加厚币之历史先河,在中国的贵金属纪念币发行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该套金银纪念币是应联合国邀请,为参加国际儿童年纪念币铸造活动而特别发行的,由中国著名的钱币设计大师陈坚精心设计,上海造币厂铸造。其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恰逢中国第一年发行金银纪念币,又是第一次参加国际铸币活动。因此,国家相当重视,设计图稿报国务院审核,并得到了中央领导对设计图稿修改意见的批示。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建议:将原设计图稿中一个女儿童改为男女两个儿童。由此使得该套金银币蕴含的内容更加丰富,图案也显得更加的活跃和饱满。
二是“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金银纪念币(第一组)中的44克银币。这套加厚币在该系列1-5组中是唯一发行的一套加厚币。它与前述的“儿童年•浇花”金银币一样,都是在发行了普制币之后,又发行了加厚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纯正”的加厚币。其次,这套币的发行量不大。据资料显示为2500套。这在银币板块中已属稀少品种。但笔者从《沈阳造币厂图志》中查证到,该套币的总铸造量实际上仅2068枚。这样的话,该套币的投资收藏价值岂不是更高了?
三是第二轮的1盎司生肖纪念银币。这组生肖银币的重量均为1盎司,但规格却是32毫米,它们可以说是生肖系列金银币中唯一的一组加厚币。值得一提的是,该组生肖系列银币从88年的“龙”年开始,到99年的“兔”年结束。但它们的发行量却不尽相同,有20000枚、12000枚、9000枚、8100枚、8000枚和6000枚六种,发行量最大的是“龙”年生肖1盎司银币,发行量为20000枚;发行量最少的“蛇”生肖1盎司银币,发行量仅6000枚。也就是说集成全套充起量不过6000套而已。目前,该轮生肖银币的价格仅10000元出头,也不是太贵。
四是“中国石窟艺术”系列中的2盎司加厚银币。在中国浩如烟海的金银纪念币中,2盎司规格的银币非常之少。目前,“中国石窟艺术”系列金银币已发行了三组,分别是敦煌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待云冈石窟发行之后,相信前面的三组2盎司加厚银币的价值将更加的凸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