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3月19日 08:07: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鲁迅珍贵遗物亮相广州博物馆 引来日本女"粉丝"
三月十八日,由广州博物馆与上海鲁迅纪念馆联合举办的《鲁迅生平与创作》展览在广州博物馆举行。10多篇鲁迅最脍炙人口的小说、散文、和60多件实物同时展出。 中新社发 刘卫勇 摄
中国著名作家鲁迅的六十七件珍贵遗物十八日在广州博物馆亮相,一代文豪的文章风采和个人魅力依旧散发,引来各个年龄段的拥趸者,更有日本女“粉丝”直言,“对鲁迅的所有事情都很感兴趣”。
明信片上写着“如此嗜烟,使我对她爱意全消”。这是鲁迅生前的收藏。 来源:南方日报
鲁迅的绝笔信字迹非常潦草。 来源:南方日报
十八日,《鲁迅生平与创作》展览在广州博物馆展出。鲁迅幼年佩戴的银饰、写作所用的笔砚,鲁迅和许广平之间的往来书信及最后一封书信,以及《呐喊》、《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作品的首发本,都是第一次在广州展出。据悉,这批文物来自于上海鲁迅纪念馆,这是该馆第一次跨省带出如此之多的鲁迅遗物。
曾在广州生活过八个多月的鲁迅“重回”广州,引来众多拥趸者。
来自日本的田中美保子女士已经六十岁了。她说,她很喜欢鲁迅,对鲁迅的所有事情都很感兴趣。十三岁的时候她就接触了鲁迅的作品《故乡》,很受感动,有共鸣。以前专门参观过上海鲁迅博物馆、绍兴鲁迅博物馆,这次来广州旅游,又碰上鲁迅展览开幕,便赶来参观,实在跟鲁迅很有缘。
祖籍浙江的广州市民叶婆婆说,在广州看到关于鲁迅的展览,觉得很亲切。在新中国成立前,鲁迅的作品已经选入学校的教材里了,鲁迅作品的风格对自己影响很深。
广州大学附中高二学生赵芷妍说,她喜欢读《朝花夕拾》,最感触的是看到在过去的社会里父母逼着孩子读书的恐怖情景,对照现在感觉自己很幸福。读鲁迅作品常常会遇到不懂的地方,要想很久,还要求助老师。
主办方表示,本次展览对鲁迅十多篇名作进行了详细的背景介绍和作品解读,希望能帮助中小学生消除对理解鲁迅作品的隔膜,从而客观全面地读懂鲁迅。(索有为 李嘉琦 罗兴连)
第一个鲁迅文物流动展 昵称爱妻"枭蛇鬼怪"
鲁迅收藏的赖少其创作的版画《青春》
这是内山完造家乡人今年出版介绍他一生漫画的专著封面
“老板几下:没想到半夜又喘起来。因此,十点钟的约会去不成了,很抱歉。拜托你给须藤先生挂个电话,请他速来看一下。草草顿首 L拜十月十八日”第一次公开亮相的鲁迅生前“绝笔”书信,昨天上午在越秀山镇海楼引起羊城市民极大兴趣。
本次《鲁迅生平与创作》巡展是国内第一个鲁迅文物流动展,展现内容还包括鲁迅生前使用过的书籍、毛笔、砚台、印章、眼镜、茶碗、烟灰缸等生活学习用品,还有他生前收藏的广东籍著名版画家赖少其等创作的版画等67件珍贵文物。
让更多中学生认识鲁迅
据主办方之一上海鲁迅纪念馆透露,广州是本次巡展的第一站,接下来将到长春、南京等地展出。本次展览主要结合中学课本所选内容密切相关的文物,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中学生了解鲁迅,认识鲁迅。
鲁迅的“绝笔”书信,是1936年10月18日天亮时写给他的挚友内山完造的,第二天,鲁迅先生便与世长辞了。“鲁迅和内山完造关系很好,内山在上海所开的内山书店,与鲁迅寓所的直线距离仅仅不到百米。因为书店里有电话,内山又认识许多日本的名医生,所以鲁迅就让妻子许广平带上这张便笺。”鲁迅研究专家、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王锡荣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
鲁迅恪守时间的做人准则
“即便在今天,肺气肿的死亡率也占26.4%。当年鲁迅患的正是肺气肿,病情在17日深夜就开始发作了。因为他半夜不想惊动麻烦人家,竟因此而失去最后的治疗机会。从中,我们却看到鲁迅恪守时间的做人准则。”王锡荣说。
熟悉鲁迅的人都知道,鲁迅烟瘾极大。但在他生前收藏的几张明信片中,其中一张来自前苏联的明信片上,却留下“如此嗜烟,使我对她爱意全消。”的配图说明。上面的图画,是一对坐在葵花丛中恋爱的情人。女主人正在吞云吐雾,一边的男主人只好无奈地侧头回避。
据王锡荣介绍,当年国民党对红色苏维埃采取封锁的态度,而鲁迅却对于苏联的情况十分关注,他通过在苏联列宁学院教书的弟子曹靖华收集苏联的图书资料和艺术作品。有趣的是,收集这样一张明信片,正是对本身“嗜烟如命”的自嘲。“这本身也生动体现了鲁迅的幽默感。”王锡荣说。
在鲁迅遗留的手迹中,还包括他与革命伴侣许广平之间的往来书信,为我们讲述了鲁迅不为人知的故事。“我对于名誉、地位,什么都不要,只要枭蛇鬼怪够了。”这里的“枭蛇鬼怪”,是鲁迅对爱妻许广平的称呼。展柜里一封鲁迅写给许广平的信,展示了他和妻子的无所不谈的亲密关系。
鲁迅用剩的信笺以及收藏的明信片都有彩色的金鱼绘画,侧面体现了作为平常人的鲁迅热爱生活的一面。(来源:广州日报 黄丹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