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现代邮票常用的六大印刷方法及其特点

[日期:2009-03-19] 来源:互联网  作者: [字体: ]

邮票是通过印刷发行后才与人们见面的,所以制版印刷的技术水平与邮票的品相质量关系极为密切。有了好的设计稿,如果印刷工艺安排不妥,也印不出好邮票。

    邮票是通过印刷发行后才与人们见面的,所以制版印刷的技术水平与邮票的品相质量关系极为密切。有了好的设计稿,如果印刷工艺安排不妥,也印不出好邮票。下面介绍现代邮票生产中常用的几种印刷方法及其特点。

    一、雕刻版

    雕刻版印刷的原版是雕刻艺术家运用线条和点子表现图案深浅明暗的层次,用手工在钢板上精雕细刻加工而成。印刷到纸上显现出清晰的线点,用放大镜观察时雕刻线条像浮雕一样有绘画笔触似的刀锋,用手指在纸上轻轻抚摸时图象轮廓处明显地在凸起的手感。雕刻版印刷既富有版画的艺术性,又难于仿制伪造,所以是印刷钞票、邮票等最理想的方法。

    我国早期的雕刻版邮票是用平台机单张纸印刷的,这种印刷机压力大,而且印刷前先把纸张润湿,使之更易着墨,印出来的线条、点子十分光洁、完整、厚实,质量效果十分好。如我国50年代发行的《伟大的祖国》等邮票,拿今天的水平评价,仍是耐人寻味的精品。现代的雕刻版邮票,大多是高速轮转机用卷筒纸印刷的。机上有喷粉防粘或远红外线干燥装置,印刷前不需润湿纸张,印刷后也不用衬纸,生产效率大提高。由于工艺与原材料的改进,印刷质量也很有特色。如瑞典印制的单色雕刻版邮票,雕刻、印刷的质量都非常精致完美。我国印刷的单色雕刻版《人民公社》等邮票也是很受欢迎的。一版多色雕刻版邮票,其制版工艺与常规的雕刻版制版是一样的,只是在印刷机上有几个(一般为2—4个)上墨辊装置。根据邮票的原稿设计,把上墨辊的不着墨部分切割掉,只留下着墨的部位与印版有图纹吻合,每个上墨辊输送一种颜色的油墨到版面图纹的不同部位,使印版版纹饱满地得到几种颜色的油墨,印到白纸上就呈现出彩色的效果。其颜色的彩色效果是几种颜色的拼色,并在色与色的交接处有串色。如果原稿设计得好,其串色处也能产生特殊的效果。如法国有很多一版多色印制的邮票,由于在图稿设计时精心构思,印刷工艺运用得当,加上纸张油墨互相适应,所以在印刷色彩效果方面具有引人的魅力。我国的普20《北京风景》高面值邮票和《庐山风景》特种邮票第2图,都是用一版多色雕刻版与照相凹版套版印刷的。目前世界上只有捷克斯伐克还保留有较老的平强印刷机印刷彩色的雕刻版邮票。他们在印刷时先印一个颜色,晾干后再印第二个颜色,以此类推,有时5至6个颜色套印,虽然生产效率很低,生产成本较高,但其印刷质量是很精美的。

    二、照相凹版

    照相凹版也称影写版,它具有网纹细,版纹深的优点,能印制出鲜艳浓郁的色彩和丰富细腻的层次,表现能力很强,是当今世界各国印制邮票比较常用的印刷方法之一。照相凹版的网纹不同于胶版和凸版,前者的网点大小一致,而以网点深浅来表现层次变化;后两种则是以网点的大小表现浓淡层次。用放大镜观察就能看出有明显的差别。同样是照相凹版印制的邮票,由于艺术设计和印刷工艺的不同,各国都有自已的特色。如瑞士、英国的精致秀丽;匈牙利的富丽多采;日本的淡雅细腻。我国用照相凹版印制邮票始于1959年,从无到有,由简而繁,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自已的风格。

    1965年发行的纪109中的“决战前夕”和纪115中的“毛主席在著作”等邮票,都是以大幅油画作原稿的,复制邮票时要缩小几十倍。一般来讲,缩小倍数太大,原稿色调的微妙变化和油画笔触都会并掉,印刷出来的效果与原作相比就面目皆非了。



[1] [2] [3] 下一页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邮票的保养常识
下一篇:鲁迅珍贵遗物亮相 昵称爱妻"枭蛇鬼怪"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