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盛增祥旅美20年国内首展 版画应该回归艺术(图)

[日期:2009-03-18]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吴红林 [字体: ]

2009年03月18日  来源:广州日报   吴红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走进盛增祥的版画世界》在上海美术馆三楼举办。这是盛增祥旅美近20年后在国内举办的首次大型个展。展览以艺术家捐赠给上海美术馆收藏的两套木刻连环画《为奴隶的母亲》和《倪焕之》为主,并结合其从艺四十多年的艺术作品总计180件,全面展现了盛增祥的艺术特色。10日下午,年近七旬的盛增祥先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广州日报:当年是什么促使你改编《为奴隶的母亲》?

    盛增祥:如果说有什么特别的动因,那就是小说对于人性的刻画和描写深深打动了我。当时,“文革”结束不久,这样的作品特别能打动人心。原来的连环画创作都是使用传统的线描方式,用木刻版画创作连环画在当时是一个大胆的突破和创新。

    广州日报:我看到你为纪念鲁迅创作的版画——《最后一次巡礼》,能不能谈谈鲁迅先生对你的影响?

    盛增祥:他对我影响非常大。鲁迅是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导师,早在1928年冬,他便设立朝花社,开始了对于欧洲版画的介绍。因此,在学习版画的时候,我就开始接触了很多国外的版画作品。近代中国版画的勃兴,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斗争和宣传的需要。版画最大的优势是概括,这也使得它成为了一种很好的斗争和宣传工具。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版画作为一种艺术,还是应该回归艺术本位。《为奴隶的母亲》当时之所以在版画界引发轰动,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

    广州日报:在海外旅居多年,您所看到的海外版画艺术创作现状是怎样的?

    盛增祥:在美国,版画创作其实很萧条,可以说是后继无人。一个鲜明的例证就是,在美国市场上,你只能看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版画作品在出售,价格也非常高。至于当代版画作品,几乎无从寻觅。

    广州日报:您对国内版画界有什么看法?

    盛增祥:国内一些老的版画家似乎有些故步自封,总是看不惯年轻人的作品。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创新精神。其实,国内的年轻版画家有很多很好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对我观念上启发很大。我很喜欢跟年轻人学习新东西。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二手奥运家具市场生意火 全民收藏奥运记忆(图)
下一篇:青花缠枝牡丹海马图铺首罐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