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精品瓷器再现千年民俗 宋元时期文人画兴盛(图)

[日期:2009-03-13]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廖嘉明 鲍文娟 [字体: ]

2009年03月13日     来源:广州日报   廖嘉明 鲍文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白地黑花“牛车出行”图长方形枕。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白地黑花“招财进宝”文字罐。骆昌威/摄

 

    “李逵负荆”、“火烧博望坡”图的瓷枕、“招财进宝”的钱罐、世界现存罕有的红绿彩释迦牟尼坐佛……艺术与民俗价值俱备的磁州窑精品展昨天在深圳正式开幕。这批以黑白花瓷为主的磁州窑古瓷器首次在深圳展出,其中20件更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在瓷枕展区中,白地黑花“牛车出行”图的长方形枕被放在展区正中位置,引起了参观者的好奇。记者看到,这个瓷枕长44厘米、宽17.5厘米,高16厘米,现收藏于邯郸市博物馆,据介绍,曾经一度这件元代磁州窑白地黑花人物故事图的主题内涵不被人们认知和理解,最近才被考古学家考证出来,

    该枕枕面中间用一般的瓷枕所通用的组合线作边框,边框外至四角之间为云团石榴纹,正中为主题图案。正中绘有两棵比肩并立的古松,古松下一辆由驭手牵住了一辆待发的牛车,车后站立一对官人夫妇,头戴乌纱的官员正在向三个乡民躬身摊手,谦让劝止;三个乡民当中一人躬身捧食,一人端立奉壶,另一人作趋步献果状,而在不远处还有一名童子正手执一根细木棍与一头小牛嬉戏逗乐。而最引人注意的是,树下驾车拉套的老牛正深情地回头顾盼寻觅,似乎连牛也不忍离舍。原来这一幅牛车出行图表达的清官离任,乡民惜别的情景表现的正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廉政故事———“时苗留犊”。

    在宋元时期文人画兴盛起来以后,元代吏治腐败,政治黑暗的社会现象引起民怨,大量清官戏、冤案戏日益盛行,于是也有大量的文人画家对类似“赵汴入蜀”“时苗留犊”等清官典故“钟爱有加”,因此,工匠在枕面上画了这个“牛车出行”图以此表达了当时民众对清平世道的渴望。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广州首场春拍成交率70%经典作价格仍处高位(图)
下一篇:南宁一职校举办集邮、旅游门票展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