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刘春起是省某学院副院长。刘春起家学渊源,他的哥哥是黑龙江省已故收藏家刘春来,他爱好收藏完全受家兄指点。他自幼喜欢笔筒,上小学的时候第一个笔筒是竹子的。以后,看到哥哥收藏成绩斐然,他也想有所建树。哥哥告诉他,文人雅士总喜欢在画案书桌上摆放几件砚台、印泥等精巧文玩,你已经有了十几个笔筒,不要再收藏别的东西了,就专收笔筒吧。笔筒作为古玩和工艺品,虽是小器,若要细心收藏,也可形成系列,蔚为壮观。于是,刘春起注重起笔筒收藏。
刘春起告诉记者,我国考古专家发现,从战国时代开始就有笔筒了。笔筒按照材质、产地、年代来划分,种类很多。其中木质、竹质、玉质等以雕刻为主的笔筒中,紫檀、黄花梨最珍贵。笔筒中数量最大的是瓷质笔筒,其中又以清康熙的青花笔筒为最。除了要看胎、釉的质量外,主要看瓷画的水平和青花的发色。
刘春起收藏的笔筒,有人头形、香炉形、动物形等各种形状。世界上十多个国家的笔筒被他收入囊中。(记者徐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