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文摘  
 *人物邮票何以成香饽饽(俞敏)
  说起人物纪念邮票,可能在投资者的心目中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以往人物票是被市场冷落的“弃儿”,其价格往往在年册中忽略不计。但是,近一年来,人物票似乎成了“香饽饽”,从几年前的“乌兰夫”到刚面世的“杨尚昆”,都达到了面值数倍的价位,让人大呼意外。
人物票从冷门变为“香饽饽”本应是一件好事。对投资者而言,为自己的投资多了一个选择;对人物票本身而言,也能改善自己在集邮爱好者和投资者
(11/07/2007 11:49:07) [查看全文]
 *卡市上涨有意义(中国集邮报)
   
(11/07/2007 11:47:54) [查看全文]
 *市场下沉老票小型张少动(谢元宏)
   
(11/07/2007 11:46:49) [查看全文]
 *“十七大”小型张价值如何?(周凤迟)
   
(11/07/2007 11:45:39) [查看全文]
 *“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极限片”之我见
   
(11/07/2007 11:44:40) [查看全文]
 *“违规”货源从何来?(汤成光)
   
(11/07/2007 11:41:41) [查看全文]
 *笑看风云话藏品(北京邮市卡行情)
   
(11/06/2007 11:21:51) [查看全文]
 *看不懂的“纪票特发”(张万国)
 
(11/06/2007 11:20:11) [查看全文]
 *1盎司生肖银币值得关注(如 意)
  近期币市行情继续维持以奥运金银纪念币为龙头品种的运行格局,而其他大部分品种的市场成交却没有前期好,市场价格也涨跌不大,但是生肖题材的1盎司银币却在大家的忽略下走强,当然近期国际市场上白银的价格走得比较强也是一个原因,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又一次上了每盎司14美元大关,对币市上众多价格低廉的银币品种产生了积极影响,而生肖题材独有的优势使得其在近期有了更加出彩的表现
(11/06/2007 11:14:14) [查看全文]
 *适合艺术收藏 投资价值不高(长江商报)
(11/06/2007 11:13:09) [查看全文]
 *年末效应拖累邮市(合肥晚报)
仅仅维持一周的反弹便告终结,记者昨日从青云楼邮币卡市场获悉,上周邮市出现大面积下跌,各热门品种的跌幅明显有点加快,成交则继续清淡。
    2003年小版张再次明显回调,大部分品种降了1至5元,奥运品种总体下行。资深投资人分析,近期受年底资金压力的影响比较大,2008年新邮预订很快就要开张,2007年年册“大战”进入倒计时,北京奥运会的各种纪念品正在蜂拥登场
(11/06/2007 11:10:51) [查看全文]
 *陶艺大师状告邮票印刷局(法制晚报)
认为对方拖欠自己1930套邮票没有支付———
本报讯 由于对方拖欠了自己1930套邮票没有交付,陶瓷艺术大师顾惠君将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刷局,以及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一同告上法院,要求二被告交付1930套邮票,并且支付违约金34400元。
(11/06/2007 11:05:30) [查看全文]
 *打开集邮市场的另一扇大门(北京邮市卡行情)
   
(11/06/2007 11:00:32) [查看全文]
 *“楷书”小版暴露出的问题(长弓)
 
(11/05/2007 09:44:03) [查看全文]
 *保持平和的心态(中国集邮报)
   
(11/05/2007 09:40:28) [查看全文]
 *反弹瞬间即逝(中国集邮报)
   
(11/05/2007 09:38:22) [查看全文]
 *钱币博览会播报币市新走向(方晓)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同样火热的钱币收藏市场,不一样的钱币博览会,不知其能否再为币市添上一把火?
    10月28日,为期三天的“2007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展览中心落下帷幕。该博览会被认为是国内外钱币收藏界的一大盛事,也是钱币收藏市场的风向标,其一举一动折射出了钱币收藏市场的现状。
  奥运纪
(11/05/2007 09:37:18) [查看全文]
 *小型张:陨落的明星?(中国集邮报)
   
(11/05/2007 09:33:58) [查看全文]
 *收藏市场热钱涌动(竞报)

图为保利拍卖会预展现场。
  “买入一切以人民币计价的东西,包括垃圾。”一位华尔街投资高手的话如今已被外资奉为经典,人民币升值效
(11/05/2007 09:32:48) [查看全文]
 *“中华集邮名镇”落户大良(广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陈海英 通讯员秦华)前日,全国集邮联正式将“中华集邮名镇”牌匾颁发给大良街道办事处,大良成为目前全国唯一获此称号的镇街。当日,由市邮政局、市集邮协会联合主办的2007佛山市集邮文化节也在大良正式拉开帷幕,5000张免费赠送市民的“2008创意贺卡”带着大良集邮文化特色飞向了全国各地。
  据大良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良一直有着悠久的集邮文化传统,早在1983年就建立了自己的集邮文化组织———凤城集邮协会,发展到今
(11/05/2007 09:29:06) [查看全文]
首页 | 前页 | 后页 | 尾页分页 461/608  [<<]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  
网站搜索:
 
新闻分类
集藏资讯 (107894)
  报刊文摘 (12146)
  币卡股票 (43239)